-男、女家联络电话
图:互联网
2.新人称谓
中式喜帖内文中,新人名字之上,会根据他们在家中的排行而加上相应称谓。值得留意的是,新郎的姐姐及妹妹并不计算在内;而新娘的兄长及弟弟也要剔除。大家可参考以下有关排行的写法:
长男:家中儿子排行最大
次男:家中儿子排行第二
三男:家中儿子排行第三
四男:家中儿子排行第四(之后排行如此类推)
幼男:家中儿子排行最小
小儿:家中只有一位儿子
长女:家中女儿排行最大
次女:家中女儿排行第二
三女:家中女儿排行第三
四女:家中女儿排行第四(之后排行如此类推)
幼女:家中女儿排行最小
小女:家中只有一位女儿
图:新郎家鸣为家中独子;新娘丽霞为家中排行最小的女儿
3.内文
以往,新人会选择于早上在婚姻注册处举行证婚仪式,晚上于婚宴场所设宴。时至今日,证婚花样愈变愈多,部分新人会选择聘请证婚律师于晚上开席前,在婚宴场所证婚;或已在海外注册,只是回港设宴。有鉴以上3种不同证婚安排,以下提供各自的写法。
图左:早上证婚、晚上设宴例子:在内文中提及
谨订于(日期、时间)为(新人名字)在(证婚地址)举行结婚典礼是晚假座(婚宴地址)敬备喜酌
图中:晚上同时证婚及设宴例子:将日常的恭候及开席时间略作修改
(时间)举行证婚仪式
(时间)晚宴
图右:已在海外注册、回港设宴例子:写在内文与下款之间空白位置
结婚典礼已于(日期)在(证婚国家及地区)举行
4.父母之命
根据传统文教,婚姻乃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,所以喜帖都是以新人父母的名义发出。而古代有关婚事也需经由高堂首肯。直至现在,如果新人的祖父母都健在,就要喜帖中「四大长老」的名字上,加入「承严命」、「承慈命」或「承严慈命」等字眼,表示这宗婚事得到祖父母同意并由他们公布。有关用法如下:
承严命:祖父健在
承慈命:祖母健在
承严慈命:祖父母健在
要注意,喜帖提及的「承严慈命」只适用于新人的祖父母,并不包括外祖父母。
图:施姓新郎的祖父母健在,加上「承严慈命」写法
5.下款特别处理
喜帖下款一般以新人双方父母署名,但面对特殊情况,如父母已离世或离异,可以作以下处理。
父母离异:照样写上双方名字,惟母亲名字不须冠夫姓。
新人其中一位父母已离世:请帖下款毋须加上其名字。
新人的父母皆已离世:可由叔父、伯父或长兄以其名义发帖,或考虑以新人自己名义发帖。帖文开端只需改为「我俩谨订于…」,而下款将改为新郎、新娘的名字即可。
6.电话格式
部分新人会在帖上印上男、女家联络代表的手提电话,方便宾客因要事而需要联络。电话号码以中国数字显示,并以「干宅电话」代表男家、「坤宅电话」代表女家。
7.囍帖信封必备格式
最基本的囍帖信封写法,只需谨记以下5点必备格式:
送呈:敬语,指派帖者恭敬地递上囍帖,一般写在信封右侧中间位置。
台启:启封词的一种,表达派帖者对收帖人的敬意,写在收帖人全名之下。
宾客名字:撰写宾客名字以全名为准,并加上先生、女士、小姐等称呼。
宾客称谓:如收帖人为亲人,则需加上称谓。
阖府统请:要同时宴请收帖人的家属出席,应在信封的左侧加上「阖府统请」四字。
8.宾客称谓及格式
给长辈
1.以父母名义发帖:(男性长辈全名)先生、夫人台启
2.以自己名义发帖:(长辈称谓)(男主人全名)钧启
给平辈、晚辈
1 .平辈如未婚:(平辈全名)先生或(平辈全名)小姐台启
2.平辈如已婚:(平辈全名)先生、夫人台启
启封词与收帖人关系:
钧启:适用于收帖人为长辈或上司、师长
台启、大启:适用于收帖人为平辈
启:适用于收帖人为晚辈
切记的是,如要派帖给已婚女性长辈如阿姨、姑姐等,收帖人都应以其伴侣为主,如姨丈、姑丈全名,而非阿姨、姑姐的名字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