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味道【佃煮】的发祥地是东京!
深受喜爱的日本食品「佃煮」
被日本人所熟知的「佃煮」是使用酱油,砂糖将小鱼,海带和紫菜等小火慢慢煮干制作而成的。作为搭配米饭的最佳小菜多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。而令人惊讶的是佃煮已有400年以上的历史。也就是说、这是一种产生于江戸時代、一直以来备受日本人喜爱的的传统食物。
佃煮的发祥地是东京都的「佃岛」
您知道平时不经意间吃的佃煮的发祥地在哪里吗?
事实上佃煮的发祥地是江户的佃岛(现在的东京都中央区)
建在佃岛上的佃小桥
在江户时代,佃岛是一座被隅田川从本州隔开的孤岛。现在的隅田川上建有桥梁,也开通了地铁,可以很容易的往返于本州与佃岛。在当时船只是去往佃岛的唯一交通方式。在佃岛上的大部分居民都是渔民,靠在东京湾经营渔业为生。
随便说一下,东京湾的渔场被称为「江戸前」,所谓「江戸前的食物」指的是使用在东京湾捕捞的海鲜做成的料理。人们常说的「江戸前寿司」说的就是使用这个地区捕捞的海鲜做成的寿司。
作为隅田川的填筑地而建的岛屿之一「佃岛」
在江户时代产生于佃岛,并冠以岛名的佃煮其实与江户幕府的初代将军徳川家康有所关联。多亏了德川家康,佃煮才得以普及。
说起来「佃岛」这个名字最初来自于摂津国佃村(现在的大阪市西淀川区佃村)。佃煮的诞生源于1582年发生的本能寺之变,也就是织田信长被明智光秀掀起的政变打败的历史事件。
当时,等着和织田信长会合的家康停留在大阪的堺,织田信长死于本能寺之变之后,家康也不得不从堺逃脱。但是在不被明智军发现的情况下安全逃脱十分困难。这个时候向德川一行伸出援助之手的是摂津国佃村的渔民。
渔民不仅借给他们船只,还给他们提供了路途中吃的便于保存的小咸鱼。多亏了他们的帮助,家康才得以安全的返回三河(现在的爱知县)。
在那之后,家康在江户开创了幕府,在当时的江户渔民很少,于是为了兴盛渔业家康便把摂津国佃村的渔民召集到了江户。当时他们的居住地就是被隅田川隔开的现在的佃岛地区。家康从渔民的故乡佃村中取了一个「佃」字,把这个岛取名为「佃岛」,在那里使用海鲜制作的易保存食品就被称作「佃煮」。
家康公和佃岛的关系也在佃岛的「住吉神社」内的看板上有所记载。
从咸味的易保存食品到酱油味的佃煮
从佃村来的渔民靠着将在佃岛捕捞的鱼进献给幕府得到了渔业权。但是他们的居住地佃岛是一个被隅田川从本州隔开的孤岛。暴风雨的天气不能出去捕鱼,不能出船也就意味着他们不能去江户购买食物,因此他们用捕捞到的海鲜自己制成可以长期存放的食物。当时是将小鱼咸煮之后进行保存,后来酱油传入佃岛,也就有了使用酱油煮的佃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