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.卢象升
卢象升,字建斗,又字斗瞻、介瞻,号九台,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。明朝末年杰出将领。
天启二年,考中进士。自崇祯六年起,参与镇压李自成等农民军有功,升任右副都御史,总理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湖广、四川军务,兼湖广巡抚,后升任兵部侍郎,再迁兵部左侍郎,总督宣府、大同、山西军务。
崇祯七年,击溃张献忠农民军。崇祯八年,击败高迎祥、李自成农民军。崇祯十一年,担任兵部尚书,力主抗清,守卫京师,连战皆捷,反被太监高起潜陷害,免去尚书职务,以侍郎视事。
崇祯十二年,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,高起潜拥兵不救,终因炮尽矢绝,战死疆场,年仅三十九岁,追赠太子太师、兵部尚书。南明福王时,追谥“忠烈”。清朝,追谥“忠肃”。
7.狄青
狄青,字汉臣,汾州西河人。北宋名将。狄青出身贫寒,自少入伍,面有刺字,善骑射,人称“面涅将军”。
宋仁宗时累官延州指挥使。他勇而善谋,在宋夏战争中,常披头散发,戴铜面具,冲锋陷阵,立下了卓越的战功。朝中名臣尹洙、韩琦、范仲淹等都与他的关系不俗,范仲淹甚至授以《左氏春秋》,狄青因此折节读书,精通兵法。后以功升枢密副使。狄青平生主要经历二十五战,以皇祐五年正月十五日夜袭昆仑关最著名。
狄青生前,备受朝廷猜忌,导致最后抑郁而终。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,追赠中书令,谥号“武襄”。
6.蒙恬
蒙恬,姬姓,蒙氏,名恬,祖籍齐国人,秦朝著名将领。
蒙恬出身名将世家,自幼胸怀大志。公元前221年,蒙恬被封为将军,攻破齐国,拜为内史,深得秦始皇的尊宠,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“忠信”。秦统一后,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。收复河南地,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,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。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、文化的交流和融合。
公元前210年,秦始皇病死,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、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,胡亥即位后,赐死蒙氏兄弟,蒙恬吞药自杀。
蒙恬曾驻守九郡十余年,威震匈奴,被誉为“中华第一勇士”。他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,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。
5.于谦
于谦,字廷益,号节庵,汉族,明朝名臣、民族英雄,杭州府钱塘县人。
永乐十九年,于谦登进士第。宣德元年,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,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,升为巡按江西,颂声满道。
宣德五年,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、山西等地。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,遭诬陷下狱,因两省百姓、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。土木之变后,英宗兵败被俘,他力排南迁之议,坚请固守,升任兵部尚书。明代宗即位,整饬兵备,部署要害,亲自督战,率师二十二万,列阵北京九门外,抵御瓦剌大军。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,他以“社稷为重,君为轻”,不许。也先无隙可乘,被迫释放英宗。和议后,于谦仍积极备战。他忧国忘身,口不言功,平素俭约,居所仅能遮蔽风雨。但因个性刚直,招致众人忌恨。
天顺元年,英宗复辟,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,致使其含冤遇害。明宪宗时,于谦被复官赐祭,弘治二年,追谥“肃愍”。
4.项羽
项羽,项氏,名籍,字羽,楚国下相人,楚国名将项燕之孙,军事家,中国军事思想“兵形势” 的代表人物,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。
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,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,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、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。秦亡后称西楚霸王,定都彭城,实行分封制,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。
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,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,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,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,粮草殆尽,又猜疑亚父范增,最后反被刘邦所灭。
公元前202年,项羽兵败垓下,突围至乌江边自刎而死。
3.韩信
韩信,汉族,淮阴人,西汉开国功臣,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。
早年家贫,常从人寄食。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,未得到重用。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,于是,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。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,举兵东向,三秦可以夺取。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,立即作了部署,很快占取了关中。
在楚汉战争中,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。平定了魏国,又背水一战击败代、赵。之后,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。汉四年,韩信被拜为相国,率兵击齐,攻下临淄,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。于是,刘邦立韩信为齐王,次年十月,又命韩信会师垓下,围歼楚军,迫使项羽自刎。
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,徙为楚王。被人告发谋反,贬为淮阴侯。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,将其骗入长乐宫中,斩于钟室,夷其三族。
2.岳飞
岳飞,字鹏举,宋相州汤阴县人,抗金名将,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、抗金英雄、民族英雄,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。
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,从建炎二年遇宗泽起到绍兴十一年为止的十余年间,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。靖康元年岳飞应招在相州参加赵构为大元帅的部队。
金军南下江南,岳飞独树一帜,坚持抗金,收复建康。绍兴三年,被任命为沿江制置使,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。次年春,岳飞收复襄阳六郡。绍兴六年率师北伐,顺利攻下了伊、洛、商、虢等州,两河人民奔走相告,各地义军纷纷响应。
绍兴十年,完颜兀术毁盟攻宋,岳飞挥师北伐,先后收复郑州、洛阳等地,又于郾城、颖昌大败金军,进军朱仙镇。赵构、秦桧却一意求和,以十二道“金字牌”下令岳飞班师。遭受秦桧、张俊等人的诬陷入狱。
1142年1月,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,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。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,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。追谥武穆,后又追谥忠武,封鄂王。
1.李定国
李定国,字宁宇,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,陕西榆林人。
李定国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,张献忠发动陕北饥民起义,将少年李定国收为养子,改姓张(或云十岁时为张献忠所掠,养以为己子)。从此,他跟随张献忠转战南北。
李定国成年后,勇敢善战,为张献忠所钟爱。张献忠死后归顺南明政权,公元1652年初,李定国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,出兵八万攻湖南。先取沅州、靖州,继攻广西桂林,大败清军,逼得清军主帅、定南王孔有德自杀。李定国七月初占领桂林,随后,直下柳州、衡州等四州,兵锋指向长沙。清廷闻讯大惊,增派十万大军驰援。为避清军锐气,李定国暂时撤离长沙外围,退守衡州。清军主帅、亲王尼堪率军尾追,李定国设伏将清军团团包围,四面猛攻,清军大溃,尼堪被阵斩,全军覆没。李定国取得桂林、衡阳两大战役的胜利,使南明的抗清斗争打开了一个新局面。
公元1661年,清军吴三桂部十万大军进入缅甸,逼缅王交出永历帝,未果。次年,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缢杀,南明至此灭亡。李定国闻讯,悲愤成疾,在西南边陲坚持抗清斗争17年的李定国于公元1662年六月病逝,时年42岁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